评论:

  • 树嘉 8小时前 :

    理想覆灭的故事看得人如同挨了一记闷棍,尤其这种绝望的经验还在师徒身上循环发生,所有学以致用的雄心抱负在龌龊官场里终将磨灭,影片书写了一代士大夫的悲歌,还好有兹山这座桃花源可以逃遁。李濬益对于历史的改编总能植入一些通俗的情感使之达到微妙的平衡,所以既不会看得沉闷,也能有沉甸甸的内容在,加上两位男主精彩的演绎,使得角色很令人信服,特别提及下女配李姃垠,从寄生虫到这部都是特别亮眼的存在。

  • 祥馨 7小时前 :

    丁若铨在黑山岛上著《兹山鱼谱》,真有点像鲁迅先生临摹碑帖,都是在不适合自己的社会环境下做些看似无意义的事情,实在是对现状的不满。

  • 黄小凝 0小时前 :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非常儒家非常东亚的内核 看完思悼的时候就在想 明明相似内容中国电影应该更擅长 但近几年却很少见到了 这类角色对于薛景求来说应该是毫无难度 总觉得还能处理得更细腻一些 黑白色画面很美 偶尔的小花样也很可爱

  • 顾代丝 5小时前 :

    5/10。正剧喜剧化,想到同样黑白摄影的《影》,我更喜欢张艺谋那种装模作样范,并且这部的视听完全是古早电视剧水平。我已经脑补到邓超搭档陈道明拍一部中国师生情金鸡八项提名了。

  • 甲心香 8小时前 :

    这个电影的好不仅是技术性的,剧本在文学与商业间的平衡与圆熟,摄影的画意乃至衣冠士林生态的完整,更是东方精神性的,古代儒家士大夫的流迁生涯首次成为故事核心完整表现,有人类比苏东坡不过是挑个名人,儒耶之争更可追摹的其实是明代徐光启,儒学、实学与神学的交锋至今回响,21世纪梵蒂冈封圣仍映照在上海徐家汇天主堂前。另看到嘉庆字样才反应过来此时已是清代,大明衣冠再不复矣。

  • 端文漪 3小时前 :

    中华上下五千年,为什么连这么简单的故事都拍不出来?

  • 禧奇 4小时前 :

    人应该如何生活的一些回答。非常安慰,也忧伤于泥涂曳尾如同田园诗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现实令人挫败,但我们最终会找到一些坚持下去的理由。

  • 玄方方 1小时前 :

    《思悼》是戏剧般的紧凑,《兹山鱼普》是时间的长卷。惜别时,泪眼遥望,青鸟青山。林权泽在拍完《西便制》后说,这种对于传统的思考是“对年轻导演的影响”,心中感慨万千。林权泽大多时候看到儒家好的一面,《祝祭》中有言,“儒家将祖先奉为神明”,传统的仁义忠孝蕴含在电影中。李濬益两部历史电影则对儒家的畸变进行反思,同样都是“无父无君”之人,问求出路何方,苍天何解,世道何为。李的电影中最感动的,是仍有:希望。想到“光头运动”中林权泽说,在韩国,比剃光头更严重的,只有自焚了。《兹山》中那个阉割自己的农民,也是如此吧。儒家文化中的“谏”,下对上的诉求,是自残式的、牺牲式的——这也对应了影片中的基督徒,成为了一种现世的“殉教”。父——君——神,东方的三位一体。

  • 飞香天 7小时前 :

    官场黑暗,不如闲云野鹤,但平民又怎能不受压迫的生活呢?不知道为什么一定用黑白色。感觉只有结尾的书信比较出彩,其他部分平平无奇。

  • 郜高格 4小时前 :

    古代朝鲜士大夫传记片,宏观上讲文化入侵、多元文化交流下的矛盾冲突;微观上讲士大夫融入平民生活,是阶层矛盾。丁若铨著书立说不为万世文章,而是一本自然科普记录,也是现代人寄托与传记所展现的文明开化视角。在丁若铨眼里学问不只是经世致用的工具,耶稣和孔子、朱熹并不冲突,像他手里的地球仪,世界是圆的,多种文化可以交融,好奇心胜过偏见,即使是研究海里的鱼类贝类也有意义。他没有阻止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不仅授业,也用自己所坚守的道传道、解惑。他说“斑鳐走的路斑鳐知道,黄貂鱼走的路黄貂鱼知道。”每个人的路不同,每个文化代际、国家时局也变幻不定,他兼容并蓄,不为外物所移,大成若缺,死而无憾。

  • 藏萌运 4小时前 :

    “魟鱼要走的路只有魟鱼知道,鳐鱼要走的路只有鳐鱼知道。”一部体现了明代儒学精神的电影。若钟、若镛是权力中出世的人们,丁若铨却选择入世。在远离皇权的黑岛研究鱼类不是逃避,反而是深入世间,道理藏在万物中,因此需要格物致知。这种泛若不系之舟的境界从黑白画幅中极大地流露出来,山水寂寞,人却很释然。薛景求演得太棒了,从开头作为两班贵族的傲气到真心沉下气来与昌大交流,不动声色间展现了角色的变化。其他演员也都演得很好,差不多看到30多分钟就已经觉得心沉甸甸地充满水分了……鱼类、海带、海草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珠涵 6小时前 :

    想到了苏轼李白杜甫王安石辛弃疾等等等等,如今自己也在半个体制内混感受更加细微了,不如也做乌贼吧回到大海去。

  • 霍语燕 9小时前 :

    每当看到一部好电影都会让我更加痛恨光腚总局

  • 濮阳怀梦 7小时前 :

    实在好看到落泪,一望即知,风骨和价值断然不是某种“以出世的态度入世”这种狗屁不通的狗屁组成的论调,也不是什么“以出关的心思入关”这种满腹倒灶酸腐的铜臭生意经,电影的呈现促人思考,故事里,如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词语真的起作用,那它们的地位一定和{结网、捕鱼、听海、写志谱}这些词语一样的卑微,所以,这种转换当然也是可以反转过来的,这是认识论的转变,也是传统的现代化,让我仿佛透过影像,再次看到多年前读施公依傍古希腊复兴“理想国”的图景,虽然现在可能还没有非常好的范型和足够扎实的共识,不过却已足够让人动容,年度十佳。

  • 高怜珊 8小时前 :

    因为理念太过超前而不能被众人认可这点可以忍,但如果弟子都不能理解,甚至反其道而行的话,得是多么痛心

  • 邸广君 0小时前 :

    其实讲到西学东渐,洋学中用,讲新旧文化的对撞,讲士大夫知识阶层的知识体系的冲突,讲基督教和儒教的冲突,等等,总之这是电影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选题,有太多可以讲的东西。但是这部电影,很多东西都是靠演员的台词讲出来的,而不是演出来的,这是缺点。说实话,电影还可以再深刻一点,能探讨的东西还可以再全面一些。一部电影用2个小时确实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太多东西。

  • 紫彤 4小时前 :

    风光很美,大约是想拍出静闻惊涛的古典写意感,许多地方做了留白处理,但笔力稍显不足。信仰对立的师徒二人围绕儒教/基督教、入世/出世、王道/人道等命题本可进行更多深入浅出的探讨,片中仅有的几场对白不足以支撑主旨,整体更像田园牧歌。归去来兮的心路及其对应的历史写照?后半小时的官场受挫情节似乎急于弥补叙事缺失,然而仓促且刻板,与全片气质十分不符。给四星是为东亚专属人文隐痛,而这些本该由我们来书写。

  • 金宏远 3小时前 :

    三星半,知识与权力的主题较有层次感,从书写文字的权威(圣贤书),到“王的知识”(仕途或者说牧民),再到普世主义的求知(如洪堡般丈量世界),其中不仅穿插师徒弟兄的人情,也可管窥儒学与基督教的时代功用,不是像《沉默》那样讨论信仰,而是将信念感内化于精英在文明冲突中的再启蒙,丁若铨的台词就差说西为中用了。可惜影片有叙事的胃口,缺乏详略得当的野心,除了黑白中点缀星空蓝鸟取巧,剪辑只能说纯为效率,薛景求有点陈道明唐国强的意思(不是黑)。

  • 陀雨莲 4小时前 :

    年度十佳~

  • 赵毅君 3小时前 :

    概念先行,西学与朱子学的冲突-融合架构,然后人物一个个填进去,人物的转变也如牵线木偶。但还是感动,想打四星...因为题材本身还没有成为历史。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